链接99自动秒收录

开年分红超240亿元公募基金迎分红“小高潮”|基金投资|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权益类基金


文章编号:319 / 更新时间:2025-01-29 13:25:45 / 浏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5年开年,公募基金延续了2024年分红的火热局势,迎来了新一轮分红“小高潮”。Wind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25日,公募基金公司已经合计发布70条左右分红公告,分红基金类型以债券基金和指数基金居多。

基金合同决定分红金额

2025年1月24日,财通基金发布财通资管鸿运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分红公告,其中A、C、E、I四个份额分红方案均为每十份0.075元。同日,湘财基金也发布湘财鑫睿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分红公告,分红方案是每十份0.698元。

从分红总额来看,此轮分红金额确实可观。613只基金分红总额高达244亿元,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华夏沪深300ETF,分红金额为26.83亿元,排在第二的是南方中证500ETF,分红金额为15.92亿元,华泰柏瑞红利ETF排名第三,分红金额为10.28亿元。

格上基金研究员蒋睿表示,2025年分红“开门红”大多是对于2024年度基金收益的分配,虽然2024年投资环境变化多端,但全年来看赚钱效应不低。其中,债券型基金收益相对稳定,成为分红的主力军,分红规模占比接近60%;“9·24”新政之后股票型基金和宽基ETF受益于市场上涨,投资收益增厚,也为基金分红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比如,华夏沪深300ETF基金合同中约定,基金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累计报酬率超过同期标的指数累计报酬率达到1%以上时,可进行收益分配,在符合基金收益分配条件的情况下,每次基金收益分配数额的确定原则为使收益分配后基金累计报酬率尽可能贴近标的指数同期累计报酬率。

“通常每年12月份分红较多,2025年1月相较于以往同期分红更多,实现了’开门红’,”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表示,2025年公募基金分红实现“开门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场环境改善,股票型基金和宽基ETF受益于指数上涨带动盈利增加;同时,政策层面鼓励基金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推动分红力度增强;此外,分红行为提升了投资者获得感,吸引新资金流入并满足落袋为安需求。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表示,基金的分红金额和分红比例由多种因素决定。首先是基金的盈利状况,只有基金实现了足够的净收益,才有可用于分红的资金,净收益越高,可分红的金额理论上也越多。其次是基金合同的约定,不同基金在合同中对分红的条件、频率和比例等有不同规定,这是决定分红的重要依据。再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也会产生影响,例如偏股型基金在股票市场表现好时可能获得更多收益从而有更高分红潜力,而债券型基金则受债券市场的收益情况制约。此外,市场环境也是关键因素,当市场整体表现强劲、行情较好时,基金更易获得收益进而提高分红金额和比例,反之则可能减少分红。“最后,基金经理的决策也很重要,基金经理会根据基金的运作情况、市场预期等综合判断来确定是否分红以及分红的具体金额和比例。”孙珩说。

未分红基金占多数

对此,蒋睿表示,自2022年以来市场行情变化多端,投资者体验感不佳,分红能够直接增加投资者的现金收入,满足投资者“落袋为安”的需求,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信任感;此外,监管机构鼓励基金公司通过分红等方式回馈投资者,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表示,如果仅考虑总分红金额/份,近年来基金分红整体较为稳定。近年来债券市场走强,债券型基金盈利相对稳定,更倾向于分红;指数型股票基金也可能会因为股利等原因相较于指数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从而进行分红。另外,投资者对分红需求增长促使基金公司调整策略,大型基金公司通过分红强化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动行业分红规模扩张。

但还是有许多基金从2022年至今未分红一次,而且占比不低。根据Wind数据,2022年1月1日—2025年1月26日,一次都未分红的基金有17601只,占全部公募基金总数的78%。

对此,国联基金指出,基金的盈利状况直接决定了基金是否分红,只有在收益稳定且确保资产增值的情况下,才可能会有足够的利润进行分红。如若基金的投资收益不足以支撑定期分红,那么分红次数少或几年均未分红的情况都是有可能出现的。需要考虑基金本身的投资策略,有些基金倾向于长期投资而非短期高收益,因此在收益出现时,可能不会选择频繁分红,而是用于再投资以实现更高的回报。基金的分红还受到基金合同的约束,不同的基金在合同中可能会设定不同的分红条款,有些基金可能规定在满足达到一定的收益水平或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进行分红。因此,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分红频率、分红最低比例等条款进行分红决策。

孙珩指出,从业绩角度看,连续几年未分红的基金可能是基金投资策略激进或对市场判断失误,导致长期处于亏损或收益不佳状态,没有足够的可分配收益,如一些主要投资于新兴产业的高风险基金,若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易出现亏损而无法分红。从资产配置角度讲,若基金大量配置了流动性较差或分红能力弱的资产,即使有收益也难以变现用于分红。从基金合同来看,部分基金合同对分红条件设置极为严格,比如要求净值增长率达到较高水平等,导致难以满足分红要求;还有市场环境因素,如处于长期熊市或市场波动剧烈时,基金难以获得稳定收益,自然减少了分红可能性。另外,基金经理出于投资策略的连贯性和资金使用效率考虑,可能会将收益继续投入投资中以追求更高回报,而非用于分红。

分红“小高潮”有望持续

此轮基金分红小高潮能否持续?孙珩表示认同,她指出,因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国九条”和分红新规等政策促使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提高,也引导基金加大分红力度回馈投资者。此外,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分红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投资者、优化投资组合,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基金公司有动力维持一定的分红水平;从投资者角度讲,对稳定收益和“落袋为安”的需求依旧存在,促使基金公司持续分红以满足投资者诉求。

“公募基金年初分红‘开门红’,是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国联基金方面表示,“在权益类基金有望持续良好表现、政策不断落地利好叠加上市公司积极分红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分红小高潮有望延续。”

“2025年年初的分红小高潮能否持续取决于市场稳定性,若行情持续向好则盈利基础稳固;政策对投资者回报的鼓励导向若延续将支撑分红力度;分红带来的信心提升可能形成资金流入与分红的正向循环;但需警惕债券市场潜在风险及政策调整可能引发的波动。”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说。


相关标签: 分红公募基金基金投资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权益类基金

本文地址:http://www.lianjie99.cn/article/319.html

上一篇:价值投资老将曹名长卸任18年投资生涯战绩辉...
下一篇:扩产品优生态降成本……指数化投资蓝图出炉...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lianjie99.cn/" target="_blank">链接99自动秒收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