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反正出门也是吃预制菜,不如直接在家吃”
进入2025年,大部分打工人的精神状态都是:人坐在工位上,鼻子却闻到了家中年夜饭的香。
在年味不断被稀释,大部分春节习俗已绝迹的今天,对于中国人而言,年夜饭就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感。从准备食材到烹制菜品,家人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在厨房里忙前忙后,最终端出满满一桌菜。全家人以美食为名,实现着一年一度的团聚。
而“预制菜”如同一个氛围破坏者——再高端的食材也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法,撕开包装袋,解冻食材,倒在锅里,只需开火几分钟,一锅像模像样的年夜大菜就大功告成。
“没点烟火气,一年都没奔头了”“满桌都是预制菜,年味变了”。“预制菜配不配出现在年夜饭中”这一话题近年来被反复讨论。
“反正出门也是吃预制菜,不如直接在家吃”
春节将至,全国年夜饭预订市场呈现出火爆态势。美团、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以来,“年夜饭预订”“年夜饭套餐”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
除一席难求之外,不少餐厅年夜饭的价格不菲,部分套餐售价更高达数千元。广州酒家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年夜饭套餐价格在1288~4988元,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炳胜餐厅则针对3人至12人设置了6个档次,共推出多达18款套餐,定价在848~4590元。
(电商平台搜索“年夜饭半成品”,销量靠前的菜品价格均在百元以内)
除了考虑性价比,省时省力是不少人选择在年夜饭上使用预制菜的又一关键原因。晚晚家在山西太原,每年都要制作“四大碗”(山西传统宴席中的经典菜肴,常见的菜品包括如红烧肉、丸子烧白、扣肉、酱肘子等),为此要提前至少半个月准备,“需要提前把肉烧好腌制出来,还有一些小菜也要提前腌制。等到年夜饭当天还需要再花两三个小时制作。”但如今,预制菜让晚晚全家人轻松了不少,只需简单加热、蒸或炸一下即可完成。
希望帮妈妈分担年夜饭工作,但碍于厨艺有限。因此,今年许可下单了八宝饭、扣肉、黄金糕、卤菜、腊肠等日常吃过的预制菜。“这样既能避免年夜饭上踩雷,又能让所有人都吃得轻松、开心。”
借助预制菜为一成不变的年夜饭餐桌带来一些新鲜感,也是消费者下单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则是家人的接受度。从消费者画像上来看,年轻人是预制菜的主力消费军。美团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其次,31~40岁人群占比为38%。
尽管社交媒体反对的声音很大,但实际上预制菜早已进入了不少年轻人的厨房。
打开小红书,可以看到围绕预制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热帖。一方面,关于“如何判断一家饭店是否使用了预制菜”的笔记多不胜数,其中常被提及的判断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备注去葱姜蒜和香菜的、上菜速度特别快的、小店面但是菜品SKU很多等。另一方面,“感谢预制菜,带我走上厨艺巅峰”“这下谁还能分清我和大厨”等安利预制菜的帖子同样热度居高不下——年轻人对于预制菜的态度似乎是在餐厅吃不行,但在家吃很香。
第一财经发布的《年轻人如何看待预制菜洞察报告》显示,在任何场景下都不接受预制菜的受访者占比只有9.1%,不足一成。比自己做饭方便,比外卖更干净、好吃且便宜,预制菜已经成为年轻人在家吃饭场景下,做饭和点外卖之外的第三种解决方案。
尽管年轻人愿意接受预制菜,但在年夜饭这种全体家庭成员都参与的活动中,预制菜最后能否上桌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长辈的接受程度。
来自广东的万通华(化名)则表示,尽管他希望将所有的“硬菜”交给预制菜,但目前其爸妈只能接受盆菜是预制的。所谓盆菜,就是将鸡鸭鹅虾、鲍鱼、猪肚等豪横肉菜和冬菇、萝卜之类的素菜,不同的食材一层层摆放在盆中,寓意“团团圆圆、盆满钵满”。
但盆菜的组成大都以家里不常做的原料为主,像鲍鱼、海参等食材的泡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另外,目前不少广东地区的酒楼或餐饮企业推出的预制盆菜味道都能做到比较接近堂食,所以不少人会提前预订或是现场购买提前制作好的盆菜带回家。
综合各种因素,家常菜自己做,一些“硬菜”购买预制菜成为上述消费者更普遍的选择。一项生鲜平台的调查显示,合计五成以上受访的消费者在做年夜饭时会使用预制菜,其中33%的受访者在年夜饭的制作上会选择自己做+搭配预制菜助攻,21%的受访者选择直接购买预制菜套餐。
预制菜成年货市场“爆品”
早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家企业开始在春节期间推出预制菜年夜饭套餐礼盒,猪肚鸡、酸菜鱼、狮子头、佛跳墙等菜品开始走红。
直到2023年10月,广东举办首届年菜百家领军企业座谈会,预制菜正式绑定年夜饭,摇身一变为“年菜”,2023年自此成为“年菜元年”。发展至今,年夜饭流量已经成为一众预制菜相关企业的必争之地。
预制菜企业推出的年菜礼盒,多是酸菜鱼、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等常见菜式。而餐饮品牌则更倾向于卷高端,除了推出佛跳墙、花胶鸡等经典菜品外,还会在礼盒中增加餐厅主打菜品或是地域特色菜,例如董到家在礼盒中加入门店招牌菜“大董烤鸭片片鸭”,主打让消费者在家也能吃到餐馆级的味道。
另一中华老字号松鹤楼则以“四大苏帮经典菜”大打创新牌,在往年畅销款年夜饭礼篮基础之上新推出一款“喜运常在”迎春宴礼盒,精选四大苏帮经典菜:松鼠桂鱼、手剥河虾仁、樱桃肉、全家福砂锅。据松鹤楼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大菜的堂食价格预估超700元,但礼盒售价为398元,相当于是打了对折,“卖得很火爆,有望成为最早售罄的一款。”
这款礼盒目前也在淘宝平台热销500+份,成为官方店内预制菜礼盒热销第一名,另外,松鹤楼的另一款“吉庆满堂套餐”也在京东预制菜套餐热卖榜排名靠前。
礼盒定价更高,消费者更倾向餐饮品牌出品
在价格上,相较于预制菜企业推出的礼盒,餐饮品牌的礼盒整体定价较高,尤其是顶级大菜的加入,如董到家的一款海参年夜饭家宴,天猫官方售价3088元,内含大董米其林门店同款大菜葱烧海参,有8整根辽参。还有和苑酒家最贵的一款“白金饕餮盆菜”,价值9999元,号称华人盆菜天花板,足有8斤重,内含10只溏心干鲍、10条70头关东参、深海花胶200克等。
从电商平台销量来看,餐饮品牌的礼盒销量更好。《2024年中国新春年菜消费市场研究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67.4%消费者在购买年菜产品过程中会考虑品牌因素,并且有超八成消费者会根据品牌历史和传统去选择年菜产品。
“无论吃什么,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年味”
生鲜电商平台盒马和叮咚买菜也积极加入了预制年菜行列。盒马即食部总经理宁强表示,今年盒马年菜专攻年夜饭餐桌上的C位硬菜,通过地方特色和创意菜品提供差异化选择。
盒马数据显示,年货节启动近一个月,盒马的帝王蟹预制菜销售同比增长118%,其中,去年开设的新店拉动效果显著。为了迎接年货销售旺季,盒马也提前备足了货量,把大批帝王蟹预制菜送往“县城”。
为了抓住春节流量,小象超市、朴朴即便没有推出限定的预制年菜,也将主营产品紧贴着“年菜家宴”关键词做营销。
(小象超市、叮咚买菜、朴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期间消费者除了可以到各大线下商超选购年货以外,还可以在各大电商平台购买。但如山姆、盒马等平台已经官宣春节运费会涨价了。而今年京东则会继续执行“春节也送货”策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和超2800个区县可以上门取送快递。同时,通过“我在京东过大年”的子女团聚补贴、春节加班费、过大年红包等一线员工福利,实现全国各地区“送年货,京东快递也能上门取、送上门”。
回到最初的问题,购买预制菜来作为年夜饭是否会破坏年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给出的答案是“大城市的春节本来就没有年味,与其操劳,不如放松。”也有人认为:“无论吃什么,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年味。”
本文地址:http://www.lianjie99.cn/article/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