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99自动秒收录

记者手记:声声“劳道”,只为所爱|cba|阿不都沙拉木


文章编号:1030 / 更新时间:2025-01-29 13:46:14 / 浏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新疆,如果想表达称赞之情,人们常用“劳道”一词。

  每逢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比赛日,“劳道”声总会萦绕在新疆男篮的主场球馆。成千上万球迷找准比赛节奏,用最鲜明的助威声,支持球队。

  “新疆,劳道!”“沙拉木,劳道!”“赵睿,劳道!”……

  声声“劳道”,只为所爱。

  开赛前半小时,新疆队返场再次热身。全场爆发出当晚第一次高分贝的欢呼声,球迷们围在4号球员通道上方,热情欢迎“飞虎下天山”。

  人群中,19岁的木色塔帕·吐尔孙探出上半身,右手拿着手机录像,左手使劲向前伸,期待与球员击掌。“只要是周末的比赛,我都会来。”木色塔帕耗时两个多小时,从150多公里外的石河子大学赶来。

  上大学前,木色塔帕能到现场看比赛的机会并不多。他的家乡图木舒克市距离乌鲁木齐1200多公里。好在有比赛直播,关于新疆队的比赛,这位喜欢篮球的少年一场不落。

  “现场喊‘劳道’,气氛‘拉满’。”木色塔帕如今已是校篮球队一员,更能切身感受到同心拼搏的意义。

  “终于赶上趟了,连看两场。”球迷马丽琴笑着感慨。新赛季初,因为手术后需要康复,50岁的她错过了几场比赛。马丽琴的篮球情缘来自父亲。年轻时,她曾多次挤在人山人海中,看父亲执裁民间球赛。

  “生活中,有压力时,看看球,能感受奋进的精神。”如今,她又将球迷薪火传至女儿一家手中,咿呀学语的小孙子也穿上球员阿不都沙拉木的23号球衣,学着家长的模样加油。

  球迷被誉为场上“最佳第六人”。在最近的主场比赛中,新疆队为马丽琴等八位代表举行了“心手相连”仪式。由全体球员和主教练亲手制作的手模,作为礼物相赠,见证了一支球队与无数球迷的双向奔赴。

  就像CBA各队的球迷一样。他(她)们通过不同方式表达所爱,有的逢主场必到,有的组织球迷会,有的做直播当解说,有的忠实地守候在电视机前,还有的不远万里奔赴客场。

  乌鲁木齐的冬季极为漫长,每年10月至来年5月的联赛恰好跨越寒冬,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无数个雪夜里,球迷从公司、家中、学校、车站等城市各处而来,奔赴篮球之约。这座可容纳万人的奥体中心篮球馆,上座率常年保持高位。

  馆内热情似火,温暖如春;室外大雪纷飞,冰天雪地。还有人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无声地表达“劳道”。

  31岁的苏赛飞工作后很少有时间看球赛。每逢新疆队主场比赛,他要和30多名同事一起,值守在赛场附近长约8公里的重点道路,保障观赛球迷安全通行。

  “赛前,须提前两个半小时到岗,结束散场后,回到家一般是半夜十二点。”不只是乌鲁木齐市交警,还有消防救援、医生、场馆保洁等保障赛事运行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结束,新疆队又拿下比赛。声嘶力竭的球迷还在回味,大家谈论着某次失误、某个篮板球、关键时刻的三分,缓缓离开奥体中心。

  这位前辈在场边无数次想呐喊,却只能用声声快门代替“劳道”,他又何尝不是一位篮球迷呢!声声“劳道”,只为所爱,却不只为赢。面对败仗时,这一声助威更为珍贵。体育的激情也超越球馆,在广袤的城乡牧区,还有更多青少年在奔跑。

  声声“劳道”,又不止于篮球输赢。

  CBA步入第30个赛季,职业联赛承载了球迷的所爱所盼和生活记忆。在大江南北的赛场上,还有“雄起”“好嘢”“闹他”等特色口号,在浪潮般的呐喊中传递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奋进之力。(完)


相关标签: 劳道声声新疆队cba新疆男篮记者手记阿不都沙拉木

本文地址:http://www.lianjie99.cn/article/1030.html

上一篇:琼斯CBA外援被裁后,当年不能签其他球队的规...
下一篇:四川男篮外援萨姆纳很喜欢中国的面条,我点外...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www.lianjie99.cn/" target="_blank">链接99自动秒收录</a>